没有架式,不算把势:历来人们都爱把练武术叫做练把势,重点不在强调练好把势上,而是强调练武术必须姿势正确这一原则,姿势就是架式,是要反复习练以求习惯的一种动作。
品德培养:“未曾学艺先学礼,未曾习武先习德”。武术在绵延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一向重礼仪、讲道德。“尚武崇德”包含了广泛的道德内容。作为一名习武者,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,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,把武德教育放在第一位,按照武德要求进行自我修炼,自我教育,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。
欢迎来登封武术学校了解考察,先参观,满意后再报名。武艺还得是口传心授。ZUI好能够是找个师傅来指导你。需要比较直接的感应传递,那种手把手、心递心地传递武术玄妙的感觉,若不亲自体会是不知道的,并且这种感觉和体会难以完全表达!还有,很多动作自己做过千遍,但一旦接触到对手的肢体,那感觉就和自己独练时不一样,而且一旦接触到对手的应变,马上就存在一个你如何应变的问题,这种千变万化的问题,远超千古无同棋;的相对规范性,具有应变经验的老师亲临、亲见、亲感了,才能给你以具体的指导!
1、几乎每一种武术套路都特别注重灵活性。在练武过程中,要多锻炼容易被忽视的肌群。拉伸是防止身体僵硬的惟一方法。练习过程中要做拉伸,之前和之后也要拉伸。高抬腿练习能提高腿的柔韧性。腿抬起到正前方,整个抬起过程要控制好。不要踢腿,要慢慢抬起。从体侧和后侧抬腿,进行全方位练习。即使你还不能劈叉,也不用担心。
2、让孩子在少林寺武术学校学武术在一招一式的过程中,孩子们会想办法克服困难,久而久之,他们会拥有意志坚定、勇敢乐观等优良品质。不管在什么境况下,这些优良品质都是很大的精神财富。
3、以上身法八要中,起落、进退、反侧、收纵都是相互对立,相辅相成。高其所以为高,正是因为低的衬托(束纵即是高低,余类推)。正是这种矛盾对立的反差对比,才充分体现出身法的灵活多变。“熊经鸟伸”的独特风格。身法八要,是少林寺老前辈多年总结出来的精辟见解,爱好者可精心研讨。
4、但是打拳和打拳不一样的。没有用意识引导的动作,没有规矩,形成不了合理的技术动作定型。人家练三年能接手,像做操一样练三年拳和练三年广播操没区别,完全没用。
5、虽然不都是扎马步,但是有的门派也是站桩入门。也有一些其他的类似练习法,但是其实从对双腿的要求来看也算是扎马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