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起升速度不仅与起升机构有关,而且与吊钩滑轮组的倍率有关,2绳的比4绳快一倍,单绳的比2绳快一倍。在起重作业中,回转、变幅等,其速度都不要求过快,但必须能平稳地起动和制动,能实现无极调速,变频控制是比较理想的。六、尾部尺寸、部件重量及外廊尺寸。
针对临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:
(1)基坑周边,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、料台与挑平台周边,雨蓬与挑檐边,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等处,设置防护栏杆。
(2)在楼梯口及梯段边,安装临时护栏。顶层楼梯口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。
(3)施工用脚手架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,安设防护栏杆。地面通道上部装设安全防护棚。
2、 第十一条 高处作业所用脚手架必须符合《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》的有关规定。
第十二条 登高作业中使用的各种梯子要坚固,放置要平稳,立梯坡度一般以60度~70度为宜,应设防滑装置,梯顶无搭钩、梯脚不能稳固时,须有人扶梯监护。人字梯拉绳须牢固,金属梯不应在电气设备附近使用。大风中使用梯子必须戴安全带并应有人监护。
如果维护正常,但发动机使用过久,并伴随有异响,说明是曲柄连杆机构磨损过甚,各部配合间隙过大而使机油的泄漏量增大,引起机油压力过低如果平时维护不善,说明机油滤清器堵塞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机油压力突然降低,说明发动机润滑系统油路出现了大量的漏油现象。
3、 在整个叉车选型过程当中,贯穿始末必须考虑的要素有:1.存储单位(SKU)特性,包括是否使用托盘存储、托盘的类型和尺寸、单垛货物的重量、货物的形态和化学物理特性。2.作业的实际工况,包括地面状况、作业环境、货架类型或存储类型等。
对起升高度大于3米的高起升车应注意上方货物吊下,叉车托盘必要时,须采取防护措施。
13、对于高起升叉车工作时应尽量使门架后倾,装卸作业应在ZUI小范围内作前后倾。
14、在码头或临时铺板上行驶时,应倍加小心,缓慢行驶。
4、检修电气操纵中的各控制器,其转动部分应加润滑油,动静触点的弧坑应磨光。检修配电箱,清除各接触器楔铁上的污垢尘土,并检测线圈绝缘情况。
10.检修和更换各种电线、电缆。
11.每项工程结束后,必须对各部件喷刷漆一次,以防锈蚀固定使用的起重机,半年至一年内油漆一次。
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,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,必须及时解决;危及人身安全的,必须立即停止作业。
15、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,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、防寒和防冻措施。凡水、冰、霜、雪均应及时清除。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龙门吊、拌合站,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。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,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,发现有松动、变形、损坏或脱落等现象,应立即修理完善。
16、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(如拆模板),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,下层作业位置,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以外。
17、遇有六级以上强风、浓雾等恶劣气候,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。
18、距地面2米及2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,将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,高度不低于腰部。
5、5、高处作业人员应头戴安全帽,身穿紧口工作服,脚穿防滑鞋,腰系安全带。
6、高处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体,应一律先行撤除或予以固定。所用物件均应堆放平稳,不妨碍通行和装卸。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,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,清理时应采用传递或系绳提溜方式,禁止抛掷。
此外,柴油叉车的发动机问题,要考虑是进口发动机还是国产发动机,这是叉车的性能核心部分,而且这里面还有众多品牌要选择,需要认真去比较分析。
6、查看车辆发动机皮带、风扇皮带、发电机皮带有无松动或磨损迹象,
8、检查发动机有无漏油,各项轴承有无异常。
9、检查各仪表、开关、灯光、信号、雨刷器是否正常工作
操作要求:(1)车辆严格按规定路线行驶
(2)起步要鸣号,起步和转向时都要打转向灯
(3)行驶中不准碰桩,发动机不得无故熄火
(4)行驶中和停车后,车辆任何部分都不能出线和压线
(5)装卸货盘时门架要垂直,拉手刹,挂空档
(6)操作要平稳,不得碰撞和推移货盘,叉载时叉齿必须完全进入货盘,卸载时货盘必须放置在画线范围内并且堆叠要整齐